阿汤拜日式里的过渡技巧A:我和你都得知道并学会! post thumbnail image
初学者一开始练习串联体位拜日式AB,觉得里面的动作好像是挺简单的常规动作。然而,当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这其中会有很多挑战:
比如说,如何向前曲身时而不会扭伤你的下背部?
如何把你的重心从脚转移到手上而不会往前跌倒?
如何保持呼吸和运动的同步而不会屏住呼吸或呼吸紧促?
过渡技巧A研究了超越这些局限的技巧。对于完全的初学者,建议在适当的地方做些额外的改变,然后带着这些改变再持续运动一段时间,将会受益匪浅。
过渡技巧A
1.呼气
(串联第二步)膝盖微屈,让身体向前折叠,若把双手轻放垫子上 —— 别硬拉腿筋哦。瞧瞧膝盖是不是朝向前方且保持平行,要是觉得吃力,那就再弯点膝盖,把手挪到脚前。想让腿筋发力,就把重心同时落到脚和手上,接着朝双手方向轻倾身体,收紧四头肌(大腿前面肌肉),在不拉伤腰背的前提下,尽量把双腿伸直~

2.吸气

(串联第三步)双手打开与肩同宽,中指朝前,用力将手掌根压实垫子。轻轻抬起头与躯干,目光看向眉心。手臂伸直锁定,当身体向前倾、重心移向双手时,手掌始终紧紧 “咬住” 垫子不放松。让身体向前延展,尽量拉长脊椎前线,拓宽肋骨与骨盆顶端的空间距离。吸气时要悠长平稳,像给身体蓄满能量,为下一次呼气做好准备~

3.呼气

(串联第四步)以绵长流畅的呼气开启这个转换。让身体朝膝盖方向下沉弯曲,将大部分重心转移到双手。向前倾斜时,目光聚焦在手前方 30 厘米的地板处。尽量伸直手臂,确认手和脚的位置是否与之前一致。这个起始动作,大概要用掉三分之一的呼气时长~

4.继续呼气(三分之一的呼气

(串联第四步)现在将重心完全移到双手,双腿向上轻跳,臀部顺势朝上抬起,手掌紧压垫子,手臂伸直,让肩膀轻移至手腕前方。以肩关节为支点,当臀部向上摆时,头部自然向下摆,颈部微微上仰,眼睛看向地板。
想完成这个动作?不妨想象脚后 30 厘米处有块 “瑜伽砖”,得靠双脚起跳才能越过它;或者真在那儿放一块 —— 毕竟,跳过 “障碍” 的唯一秘诀,就是用力向上~

5.继续呼气三分之一的呼气

(联第四步)接着“向上”的这个动作,眼睛注视前方。保持上半身向前把臀部和腿跳落回,以前脚掌着地,双脚的距离与臀部同宽。如双脚跳的距离太长或太短,下个转换将会难以完成。在这个平板式”的姿势中,肩膀应该位于腕关节的正上方这个步骤和前两个步骤应在一次连续的呼气中完成来激活收腹收束以臀部上提至稍微超过脚踝到肩膀这条线的姿势着地

注意:如果双脚跳回的距离太长,你的肩膀就会位于腕关节之后,上半身的重量就难以支撑,从而导致腰椎的下塌

6.吸气

(联第五)双臂向前推送,脚趾和脚背尽量向后绷直。动作过程中,让胸腔穿过手臂向前延伸,置于手掌前方。伸展从骶骨到后脑勺的脊椎时,目光向下看,视线落向鼻尖。双腿发力,拉长四头肌,让大腿前侧微微 “抬离” 垫子~

如果你在步骤3-5中屏住呼吸,就会产生压力,并且在着地的时候你的背部会有种不舒服的感觉。屏住呼吸还会妨碍能量的流动和收束的控制。呼气时,转换就像在漂流。
图片来源:《阿斯汤伽瑜伽》第 31-32 页,辽宁人民出版社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本公众号只做学习交流之用

往期文章1:阿汤的鹤禅式: 一种核心炸裂的体式
往期文章2:阿汤的半莲花前屈加强背部伸展式:为全莲花助力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