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式呼吸】冯雪说,这是我最推荐的日行一课 post thumbnail image

1

腹式呼吸

冯雪说,这是我最推荐的

日行一课

【一】

这篇笔记,来源于冯雪的《家庭健康管理》。冯雪是谁?在得到平台听过课的同学可能都对她不陌生,她在得到开过好几门课。

对于不熟悉她的同学,我转一段冯雪在《家庭健康管理》这门课的开篇的自我介绍:

我是冯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生活方式医学中心的常务副

主任。欢迎来到我的课程《家庭健康管理100讲》。
我是一名医生,之前,在得到开过不少关于健康管理的课程,比
如《心脏医学课》《科学减肥课》以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和高尿酸的“四高”医学课。你可能就学习过我的课程。

【二】

今天的这篇笔记,在她的《家庭健康管理》中,她称为最值得推荐的日行一课。

其实,这篇笔记,可以看作《呼吸静心》那篇笔记的简化版本,比如,大多数人的平均呼吸的共振频率是每分钟6次,而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范围在5-7之间。冯雪的这堂课,选择了最普遍的6次一分钟的通用频率,

比如,对于自主神经、副交感神经这些腹式呼吸的原理,她讲的相对简单,但是结构和知识点都涉及到了,更细致的部分,她放在课程末尾的参考文献里,提供给想进一步学习的同学深入。

以下,开始正文笔记。

【三】

**深慢呼吸的定义:** 深慢呼吸是一种呼吸方法,可能很多人不熟悉,或者没有重视。作者认为这是最应该每天进行的“健康日行一课”。
* **呼吸的重要性被低估:** 我们每天都在呼吸,但往往把它当作一种被动的生理活动,忽略了它对健康的巨大影响。正常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0000次,这个工作量非常大。
* **呼吸不仅仅是提供氧气:** 一呼一吸之间蕴藏着更大的生命动力,对身心健康有深远的影响。
* **古人的智慧:** 中国古代的庄子就提到了呼吸与长寿的关系(“吹嘘呼吸,吐故纳新 ...... 为寿而已矣”)。中国传统武术和起源于印度教的瑜伽也都非常重视呼吸的练习。
* **现代医学的证实:** 现代医学通过科学研究,证实了深慢呼吸对身心有强大的改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难以被其他生活方式(如吃饭、睡觉、运动)所替代。
**二、深慢呼吸的两大主要作用**
1. **助你身心放松:**
* **深慢呼吸是减压放松最简单的方式:** 当我们遇到压力时,呼吸会变得急促、变浅,身体会紧张。深呼吸可以帮助我们平静下来。
* **自主神经系统:** 为了理解深慢呼吸放松的原理,我们需要了解自主神经系统。它掌管着呼吸、心跳、体温、器官功能等,不受我们主观控制。
*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 **交感神经(“踩油门”):** 负责应对压力,让我们紧张起来,调动身体资源。
* **副交感神经(“踩刹车”):** 负责在紧张过后,让身体进入平静、休息、恢复的状态。
* **理想状态:**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协调配合,身体才能保持健康。
* **现代人的问题:** 长期处于压力之下,交感神经总是被激活,而副交感神经却难以单独调动。这意味着我们只能“踩油门”,却难以“踩刹车”。
* **长期紧张的后果:** 身心难以得到休息,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以及三高、心梗、脑梗、肿瘤等身体疾病。
* **深慢呼吸的作用:** 深慢呼吸是目前科学研究发现的,我们可以学会的,几乎唯一能单独调动副交感神经的方法。
* **原理:** 当呼吸深而慢(尤其是降到10次/分钟时),副交感神经系统会受到刺激,使心率、血压下降,产生放松和冷静的生理状态。研究还发现,规律练习深慢呼吸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2. **提高专注力:**
* **专注力的重要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专注力变得尤为重要。
* **深慢呼吸的作用:** 当大脑“死机”或运行缓慢时,呼吸可以帮助我们找回状态。
* **研究结果:** 一项研究表明,每周进行2-3次深慢呼吸训练的人,在8周后认知和注意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负面情绪也明显减少。甚至有研究表明,短短2分钟的呼吸训练就能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业务决策。
* **膈肌的作用:**
* **膈肌的定义:** 位于胸部和腹部之间,是呼吸效率的关键肌肉。
* **深慢呼吸的原理:** 深慢呼吸需要启动膈肌,让呼吸不仅仅停留在表浅的胸部起伏,而是深入到下胸部甚至腹部。
* **好处:** 增加通气量,减少呼吸次数,让吸入的氧气更充分地被吸收,大大提高换气效率。深慢呼吸一次,相当于浅快呼吸好几次。
* **大脑对氧气的需求:** 大脑中枢对氧气供应最为敏感,提高呼吸效率对大脑非常有益。
* **呼吸作为“锚定点”:** 当思绪纷杂、无法集中时,呼吸可以成为一个“锚定点”,帮助我们重新分配注意力。
* **正念结合:** 将深慢呼吸与正念技术结合使用,可以进一步加强训练专注力的效果。
**三、深慢呼吸的练习方法**
* **人类天生具备深慢呼吸的能力:** 婴儿时期,我们就能熟练地进行深慢呼吸。
* **不良习惯的影响:** 随着成长,久坐、缺乏活动、不良姿势、紧身衣等都会改变我们的呼吸模式,使我们倾向于表浅的胸式呼吸。
* **练习并不难:** 深慢呼吸的练习并不复杂。
* **准备阶段(1-2分钟):**
*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
* 保持舒适的姿势,脊背挺直,肩膀放松。
* 闭上眼睛。
* 感受自己的自然呼吸和呼吸频率。
* **腹式呼吸(2-3分钟):**
* **腹式呼吸的定义:** 在吸气时,通过“膈肌”主动下移,使肺部充分扩张,腹部自然膨胀(“气沉丹田”);呼气时,“膈肌”上抬,推动气体排出,腹部回缩。
* **具体操作:**
* 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肚脐上方。
* 先将肺中的空气吐尽。
* 用鼻子缓慢地深吸气,感觉腹部像充气一样扩张。
* 吸气后,用嘴慢慢吐气,腹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 尽量保持胸部的手移动幅度小一些。
* **深慢的腹式呼吸(10分钟):**
* **目标:** 降低呼吸频率到每分钟6次(每次呼吸10秒),并延长呼气时间。
* **原因:** 研究表明,每分钟6次呼吸在提高呼吸效率、改善肺通气、调动副交感神经、调节压力等方面效果最佳。
* **过渡阶段:** 从12-20次/分钟降到6次/分钟不容易,需要一个过渡。
* **10次/分钟的深慢呼吸:**
* 用鼻子缓慢地深吸气,默数2秒(“吸气,1、2”)。
* 用嘴吐气,默数4秒(“吐气,1、2、3、4”)。
* 保持2-3分钟。
* **逐渐过渡到6次/分钟的呼吸频率。**
* **6次/分钟的深慢腹式呼吸:**
* 延长呼吸时间,心里默念:“深吸气,1、2、3、4,慢吐气,1、2、3、4、5、6”。
* 保持10分钟左右。
* **加强功效的建议:**
* **震动唱诵:** 在呼气阶段,用嘴发出A、O、M的声音。声道、喉部的肌肉连接着一部分副交感神经,唱歌、大笑、漱口、诵读等都能刺激副交感神经。
* **辅助工具:** 在音乐类APP中搜索“呼吸”、“助眠”、“静心”、“轻音乐”、“白噪音”、“颂钵音乐”、“冥想”、“正念”等关键词,找到喜欢的背景音乐。也可以借助专业的冥想、呼吸APP,配合背景音乐和指导语。
* **练习时间和频率:**
* **每次15分钟左右:** 晨起、午休、睡前半小时完成。
* **一天1-2次:** 特别疲劳时可以用来小憩。
* **升级:** 可以尝试拉长时间到20分钟、30分钟甚至1小时,但再长时间可能会增加久坐的风险,不推荐。
**四、总结与行动**
* **深慢呼吸是最值得推荐的日常习惯:** 每天坚持练习,可以帮助你放松、专注。
* **坚持三个月:** 深慢呼吸就可以成为你放松、专注的强大工具。
* **行动建议:** 在疲劳的时候,跟着教程练习10分钟的深慢呼吸,并分享你的心得。也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压力大的朋友,大家一起练习。

END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