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建议看此文之前先看之前发的这篇“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 瑜伽体位练习的包包子艺术,今天的内容是这篇文章的续篇。
我们都知道在练习瑜伽体位法时,呼吸启动要先于身体的启动,也就是呼吸先于动作;从现代身心感知科学的角度我再做一个补充,器官启动要先于呼吸, 这就意味着启动顺序是:1器官 - 2呼吸 -3动作。
是不是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是不是觉得“不明觉厉”?很多练瑜伽的深陷体位法沼泽,一听到这样开发向内觉知的说法就先天性地排斥,我甚至还看到有人有“神话”瑜伽的说法,哈哈哈,真的是不知道井外有天呀。其实器官启动严格说还不是内在,因为这还是肉身层到能量层的操作,还有身体的物质依托。但是这个因为在瑜伽体位法特别是高级体位中很难在身体上看到直接的呈现,瑜伽圈的人很少人接触到过相应的知识,但是在很多现代身心疗愈体系中我这篇文章中讲的内容都有很多的理论和实操。
那么能不能具体一点说一下怎样“启动器官”?
觉知
首先我们要培养器官支撑的觉知。要培养器官支撑的觉知,首先需要释放该区域过度的肌肉紧张。为了更顺利地做到这一点,在练习各种瑜伽体位法之前,通过仰卧的体态来开发觉知会很有帮助,在仰卧的位置全身重量由地面支撑,无需肌肉紧张来维持姿势。当然如果你经常练习体位法,坐姿很舒适稳定,静坐体位也是很好的。在安静的姿势下来想象器官的形状、位置、三维尺寸,以及它们彼此之间、与骨骼和肌肉的关系,有助于将注意力引向器官的存在感。然后,我们想象向特定器官呼吸,感受在吸气时它从中心向各个方向均匀扩张。呼气时,想象它仍旧可以轻松保持这个体积,并不费力勉强。如果这样呼吸产生压力,不妨感受气息从器官中自然流出,而非强迫气息进入器官,这有助于促进器官细胞的内呼吸。
你会感觉到有可能你的某个器官“僵硬” - 这可以体现在无生机、收缩、暗黑、沉重;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要放松地把呼吸带到这里,并运用主动想象,在器官的每个区域唤醒充分的细胞呼吸。逐渐开始感觉器官更饱满,或许有重量感,但同时变得轻盈,周围的肌肉和其他组织会开始放松,以适应器官内部的扩张,因为器官找到了自身的体积和支撑。
反过来假如一个器官已经感觉过度扩张、松弛或不协调,它可能是张力过低。此时需要将能量汇聚起来。我们在向器官呼吸时,可以想象并主动创造围绕器官中心聚合的感觉;或者我们可以感知周围组织和器官对它的约束,限制其扩张。例如,心脏在周围肺部的包容范围内扩张。我们可以想象在肺部这个“摇篮”中托住并轻轻晃动心脏,这样心脏潜在无限的能量扩张也能得到支撑和容纳。
可以把以上感知过程作为静坐练习的一部分,而且我们使用的意象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来创造和调整。当我们学会与器官建立联系并倾听它们的需求时,就能主动创造条件,促进它们充分且健康地运作。这种积极想象的过程会逐渐与对实际感受和感觉的觉察相契合,进而唤醒这种觉察。随着这一过程的推进,新的感觉和运动模式会被有意识地创造出来。
启动器官因为没有外在的“抓手”和外在的感知工具,只能通过意念,也就是主动想象来实现,但是不要忘了意念其实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瑜伽人经常说能量跟随专注力,意念就是专注力发挥作用的一种形式。
旋转
当有了比较好的器官觉知只有,在来用意念想象器官运用围绕中心“聚合”而启动旋转:每个器官都能在三个基本运动平面中,围绕其三个轴进行旋转。
在旋转过程中或易或难,表明者在某个特定方向上运动是否受限,或者器官是否习惯性偏离中心排列。在体位练习中想象相关器官旋转方向及其在器官的中轴,然后在身体中跟随这个运动,尽可能与器官旋转方向和谐;最后,呼气时将运动释放到相反、自由度较低的方向,让旋转的意象将运动带至最大程度。我们借助意念或创造性想象,而非意志力来实现这种改变,想象(意念)在身体中引发改变的力量比强行运用意志力更大。为在任何平面上实现运动,一个器官可以在其自身部分之间、与其他器官,或与周围组织、骨骼、肌肉或空气进行反向旋转。这能强化单个器官,并有助于解除器官、肌肉和骨骼之间筋膜内常出现的“粘连”,从而使它们能够自由、独立地运动,而非束缚在不自然的组合中。
频率
向器官发声或调音也是激活它们并表达其能量的有力方式。每个器官都有独特的能量振动,当我们训练自己对这些差异敏感时,就能区分不同的器官。通过向内倾听,我们能“听到”器官的“音调”,即它产生共鸣的振动频率。发出这个音调有助于唤醒觉察并刺激器官的能量,就如同器官也会刺激和支持声音一样。器官与发声之间存在相互支持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我们在说话、唱歌、呼喊、大笑等活动中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没有器官的支持,声音会缺乏情感、深度和共鸣;有了这种支持,整个身体就成了声音的共鸣腔,并被声音赋予生机和力量。
类似阿汤那种带着潮汐声音的自由呼吸 (乌加依)也是建立联系和激活支撑的另一种方式,尤其有助于对抗器官的萎靡状态。在呼吸中感受我们在注意力所及的器官处形成一股反向推力。这能起到调节、强化以及扩张器官的作用。呼吸的潮汐声只要能维持器官的扩张感或活跃度就可继续;同样,不应强迫为之,否则可能产生压力。通常不应该声音过大,器官对轻柔且细微的调节反应最佳。你可能会发现不同器官对呼吸、声音的反应程度各异。
多向
如果重量习惯性地仅沿某一特定方向,通过某些器官或器官的某些部分传递,就会产生极大压力。如果一个器官持续被用作压力支撑的基础,它就会失去机能,也无法自由运动。良好的机能意味着具备改变的能力;张力过高或过低的器官都会变得僵硬,无法做出反应。在这种习惯性模式下,也会有其他器官或器官表面很少作为支撑基础。由于缺乏重量通过时产生的压迫力刺激,它们同样会失去机能和支撑能力。如此器官可能会变得过于紧张、受压,或者过于虚弱、松弛。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压力产生。
如果我们经常活动并变换体姿,器官就能在与重力、彼此以及整个身体的不同关系中感知自身。不同的器官和器官表面会交替充当支撑结构和运动结构。随着身体运动,器官会转动,新的表面成为支撑面,这会增加本体感觉刺激。这种重量与轻盈、重力与浮力、支撑与灵活性之间的动态互动,通过器官的运动得以实现。每个器官都兼具稳定支撑和灵活表达的功能,并且在运动过程中,这些功能会不断相互转换。
阿汤序列其实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框架,让我们可以体验多向性的身体位置,帮助我们更好地感知和启动器官,帮助它们恢复健康和活力。但是这个过程不是通过无觉知的练习,练习,练习来实现的。假如不是器官启动挂帅,最后筋骨皮的利益消散之后,阿汤人在55岁之后all is coming的恶果是很严重的。真的不是吓唬人,练习高级体位法的阿汤圈前辈之中心脏骤停而走了的都不是一两个人了。
其实器官启动不是神话,器官本身就不是静止的,它们在执行生理功能的过程中持续地运动着,各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向。呼吸时的膈肌与肺部、泵血时的心脏、消化及输送食物时的胃和肠道、储存与排出液体时的膀胱、排卵和行经周期中的卵巢与子宫 - 都以各自的速率搏动。这些节奏构成了我们运动和情感表达节奏的基础。不仅器官在动之中,器官细胞间也存在运动,以响应化学和激素过程的刺激、其他细胞的运动、神经系统传来的信号,以及器官和整个有机体的活动与需求。
一旦我们能够感知并引导器官运动,就可以通过将整个身体向器官发起的运动方向放松,将这种微妙的动作扩展到肌肉骨骼系统。器官带动其所在空间进行更丰富、更全面的运动;随着它们的运动,肌肉启动和抑制的习惯性模式得以释放。我们发现,由于在身体中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所处角度,特定器官在某些平面和维度上更易于发起并支持肌肉骨骼系统特定区域的运动。器官的大小、重量和节奏也会影响通过它们所表现出的活动特质。一旦我们察觉到已启动器官的运动,放下精心的意图并且注重感知过程就很重要。器官的能量需要被释放到充分且自发的运动中,我们只需在体位中感受动作本身。